:::
活動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活動
ㄏㄨㄛˊ ㄉㄨㄥˋ
huó dò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huó dò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活動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huó dò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活動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ampaign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核燃料再處理廠每次運轉開動到停機的時段,通常約數月之久。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活動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基本資料
英文: | Activity |
作者: | 方永泉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活動」一詞通常指一個物體處於改變中的狀態,有時表示改變位置或運動,常用於一切有機體活動的過程。基本上,活動的意義包括下列三類:(1)物理的活動(physical activity):指一個物體在外在世界中的運動或運作的情形;(2)心理活動(mental activity):指有心理生命(mental life)之物的可以直接觀察或證實的過程;(3)自我活動(self-activity):指一指物體自行運動或稱為「自我」(self)之存有(being)的活動。 在不同的領域或學科中,活動有不同的意義。在生理學方面,「活動」常指肌肉的收縮運動或活細胞(living cell)不斷進行的過程。在心理學方面,「活動」或指「意識」(consciousness),或指「意志」。前者指「心智活動」(mental activity),後者指意識的動態面(dynamic side)。在教育方面,「活動」一詞尤為重要。由於許多學者均認為,人類的心智生活除了包括被動的容受性(receptivity)外,尚包括主動的、動態的自我活動,因此活動常指完成一項目標所產生的一連串改變。教育中的活動與漫無目的或被動的吸納不同,必須有一種目的意識,和個人的主動性在內,是故教育研究的文獻中,常以「自我活動」出現。又活動在教育中亦常視為一種學習的型式。在學習活動中,由於學習目標是兒童所希望的(desirable),所以兒童可以由主動探究(investigation)與實際經驗(experience)的方式,從事學習。 在古希臘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對於範疇的分類中,「活動」是與「實體」(substance)及「性質」相對的觀念,也稱「行動」,與「被動的狀態」(passive state)有別。由於亞里斯多德重視純粹的自我活動,在其影響下,後來許多學者均將純粹活動(pure activity)視同純粹理性(pure reason),注重抽象的活動,並認為心靈的及邏輯智能的訓練才是高層次的活動,與身體或欲望有關者則為低層次的活動。 此項觀點影響到中世紀的經院主義(scholasticism)主張沉思活動優於實際生活活動;文藝復興(the Renaissance)時代也倡勞心的人文主義。 十八世紀自然主義(naturalism)的教育主張,使得兒童的身體活動日益受到重視。透過實物教學與感官的運用,可以發展出兒童的思考、觀察及吸取知識的能力,即重視兒童的活動。二十世紀的實用主義(pragmatism)、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及兒童本位教育(children-centered education)思潮都提倡「活動學習法」(activity methods),重視兒童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在活動學習中,視課程為由活動與經驗的組合,以心智活動及身體活動都是通向知識與理解的途徑。 活動在教育中不僅限於個體在位置或狀態的改變,對於人類來說,真正的活動包括人類所具有的「主體性」及「目的性」,任何身體或心智活動,都是教育過程中所不可或缺的。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活動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屬性: | 名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對應華語: | 活動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_活動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ua̍h-tāng
|
又音: | ua̍h-tōng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_活動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