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窟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窟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kū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kū |
解釋:
[名] 1.洞穴。《玉篇.穴部》:「窟,穴也。」如:「土窟」、「窟窿」、「蛇窟」、「蟻窟」。《戰國策.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北周.庾信〈小園賦〉:「藏貍並窟,乳鵲重巢。」 2.人所居住的土室。《禮記.禮運》:「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唐.孔穎達.正義:「謂於地上累土而為窟。」《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郭瑀傳》:「鑿石窟而居,服柏實以輕身。」 3.比喻人、事、物聚集、雜處的地方。如:「匪窟」、「賭窟」、「賊窟」、「貧民窟」、「銷金窟」。《文選.郭璞.遊仙詩七首之一》:「京華遊俠窟,山林隱遯棲。」宋.張耒〈潘郎以予生日見過致酒出兩詩〉二首之二:「淮陽牡丹窟,盛不數伊洛。」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khut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