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符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fú |
解釋:
1. 古代用為憑信的器物,刻字在竹、木、金、玉、銅等材料上,對剖為半,各執其一, 驗時以兩方相合為徵信。
2. 相合、吻合。
3. 祥瑞的徵兆。
4. 標記、記號。
5. 一種道士用來避邪、驅使鬼神的神祕道具。 6. 姓。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符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fú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符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音讀: |
hû
|
解釋:
|
|
同義詞: | 符仔 |
音讀: |
hû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_符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