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羌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羌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iāng |
解釋: 1. 我國西北少數民族之一。舊稱為西戎,分布在今中國大陸青海、甘肅、四川一帶。操羌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無文字。擅長掘井和石砌建築。 2. 動物名。鹿科麂屬。全身披褐色短毛,雄羌頭上長角,形體大小及吠聲似狗。行動隱密敏捷,常出沒在清晨及傍晚時的山地濃密林區,以野菜、鮮草、嫩葉為食。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羌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iā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羌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kiunn
|
解釋:
|
|
同義詞: | 羌仔 |
音讀: |
kiunn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_羌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