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木皆兵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草木皆兵
ㄘㄠˇ ㄇㄨˋ ㄐㄧㄝ ㄅㄧㄥ
cǎo mù jiē bī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ǎo mù jiē bī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草木皆兵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ǎo mù jiē bī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草木皆兵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cǎo mù jiē bīng | ||||||||||||||||||||||||||||
釋義:
見到風吹草動,都以為是敵兵。語本《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後用「草木皆兵」形容疑神疑鬼、驚恐不安。△「杯弓蛇影」、「風聲鶴唳」、「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
|||||||||||||||||||||||||||||
典源: 《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堅1>與苻融2>登城而望王師3>,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4>上草木,皆類人形,顧5>謂融曰:「此亦勍敵6>也,何謂少乎!」憮然7>有懼色。初,朝廷聞堅入寇,會稽王道子以威儀鼓吹求助於鍾山之神,奉以相國之號。及堅之見草木狀人,若有力焉。 〔注解〕
(1) 堅︰苻堅(西元338∼385),字永固,氐族。任用王猛,修明國政,為五胡中最強盛的國家。猛卒,大舉侵晉,與謝玄等戰於肥水,大敗而還,後為姚萇所殺。
(2) 苻融:苻堅之弟。生卒年不詳。
(3) 王師:指晉朝軍隊。
(4) 八公山:山名。地在今安徽省鳳臺縣東南肥水之北。
(5) 顧:回頭。
(6) 勍敵:實力強大的敵人。勍,音ㄑ|ㄥˊ。
(7) 憮然:悵惘若失的樣子。
|
|||||||||||||||||||||||||||||
典故說明: 據《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載,東晉時,野心勃勃的前秦苻堅想要征服中原。孝武帝太元八年,他率領八十萬大軍,逼臨肥水,準備攻打東晉。東晉派大將謝玄、謝石帶八萬精兵抗敵。苻堅以為東晉兵少,想憑優勢快攻把晉軍打敗,沒想到晉軍靠著奇襲,使苻堅喪失許多大將和士兵。肥水戰前苻堅登上壽陽城觀察晉軍的動靜,發現晉軍的部隊嚴整,訓練有素,將士精神旺盛,鬥志高昂。再遙望八公山,見到山上長著許多類似人形的草木,竟以為都是晉軍。於是回頭對他弟弟苻融說:「你看那山上,還有那麼多實力強大的軍隊,誰說晉兵很少呢?」而流露出悵然若失的憂慮。之後苻堅在肥水被謝玄所敗,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肥水之戰」。後來「草木皆兵」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疑神疑鬼、驚恐不安。
|
|||||||||||||||||||||||||||||
書證:
|
|||||||||||||||||||||||||||||
辨識:
|
|||||||||||||||||||||||||||||
辭典附錄:
修訂本參考資料:見到風吹草動,都以為是敵兵。語本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勍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比喻緊張、恐懼,疑神疑鬼。孽海花˙第二十五回:我聽了這話,心裡覺得夢兆不祥,也和理翁的見解一樣,大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感。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草木皆兵 |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