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菱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一年生草本植物。生於水中。葉片呈三角形,邊緣略帶鋸齒,葉柄中部膨大成氣囊,可貯存空氣,使葉片浮於水面。夏日開小白花。果實為堅核果,呈綠色或褐色,有二角或四角。果肉可供食用及製成澱粉,全草也可以入藥。或稱為「水栗」。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菱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í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í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菱 |
英文名: | Trapa bispinosa iinumae |
描述: 一年生草本。葉菱形至闊卵形,不整齊鋸齒緣,上表面深綠,下表面被毛。花白色。果實包含角長4-5 cm,肩角銳尖,成水平微上升,無倒刺,果皮綠色帶紅色,具紅斑。註:產地不明。 |
|
分布: 北部水池中。</p> |
|
作者: | 劉和義, 楊遠波, 施炳霖, 呂勝由 |
授權方式: | ![]() |
資料來源: | 臺灣生命大百科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lîng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_菱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