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基本資料
部首: | 艸 |
筆畫: | 16 |
部首外筆畫: | 12 |
注音: | ㄒㄧㄠ |
解釋: (1)寂寥冷落的樣子。如:「蕭瑟」、「蕭索」、「蕭條」。 (2)蕭蕭:狀聲詞。形容馬聲、風聲、落葉聲。如:「馬鳴蕭蕭」、「風蕭蕭兮易水寒」、「無邊落木蕭蕭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基本資料
部首: | 艸 |
部首外筆畫: | 12 |
總筆畫: | 16 |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基本資料
部首: | 艸 |
部首外筆畫: | 12 |
總筆畫: | 16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iā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基本資料
部首: | 艸 |
音讀: |
siau
|
音讀: |
sio
|
音讀: |
Sio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