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赫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hè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赫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hè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赫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hertz |
日期: | 2003年6月 |
出處: |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表示頻率的一種單位,一赫即每秒一個完整週期。光、熱、無線電波及振動都有週期。赫是紀念十九世紀德國科學家Heinrich Rudolf Hert,他於1886年首次發射及接收無線電波,證明無線電波之存在。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赫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基本資料
英文: | Hertz, Hz |
作者: | 關尚仁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電磁波(即無線波)每秒振盪的週數(cycle per second),其計量單位即稱赫(Hertz, Hz),換句話說,一赫指的就是無線電波每秒完成一個完整的振盪週期。 一八七三年,詹姆士.麥斯威爾(James J. Maxwell)提出電磁波存在的理論,認為它像光波一樣的存在。一八八八年亨利.赫茲(Heinrich Hertz)在實驗室中證明這個理論,他製造出電磁波,同時測量其波長,讓人類知道其存在,而將人類帶入無線電波的時代。遺憾的是,赫茲並沒有進一步去探討無線電波的應用,只是純粹當作實驗室的研究,而後他就轉向光波的研究,對日後光波的發展也有卓越的貢獻。 為了紀念赫茲發現無線電波的貢獻,就將無線電波的計量單位定為赫,而音波與光波也都用赫來計算,因此最低的頻率是一赫,即每秒一個振盪週期,而最高的頻率是無限制的。一般通信與傳播用的無線電波,其頻率每秒鐘高達千次以上,被稱為千赫(Kilo Hertz, KHz)、百萬赫(Mega Hertz, MHz)、或吉赫(Giga Hertz, GHz),甚至於兆赫(Tera Hertz, THz),也可以用103Hz、106Hz、109Hz與1012Hz來表示。又因為無線電波的頻率與波長成反比,頻率愈高,波長就愈短,而形成長波(Long Wave)、中波(Medium Wave)短波(Short Wave)、特(極)短波(Very Short Wave)、超短波(Extreme Short Wave)與微波(Microwave)的區別;當我們以千赫計算某個無線電波頻率,就知道它不是長波,就是中波,所以稱百萬赫者多是短波、特(極)短波、超短波,吉赫者則是微波。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赫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基本資料
英文: | hertz |
日期: | 2003年10月 |
出處: | 測繪學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為國際間通用能量波動頻率之計算單位。亦即每秒時間內一整週波之頻率數,縮寫為HZ。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赫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基本資料
英文: | Hertz,簡稱Hz |
作者: | 朱則剛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赫是無線電波或音波的頻率單位。頻率(Frequency)是每秒鐘內無線電波或音波所產生的週波數,其計算單位以前稱為週(Cycle),後來為了紀念發明無線電波的赫茲(Hertz)教授,而改稱赫茲或簡稱為赫。 以無線電波為例,其運動方式與音波、光波、或水波一樣,是一起一伏的進行,此種固定規律的上下波動,由正波到負波(由上至下),再由負波到正波(由下至上)的一次過程,稱為一週波(或一赫),每一週波所經過的距離叫做波長,週波起伏振動的高低距離稱為振幅,而每秒所產生的週波數,便是頻率,又稱為週率。 無線電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樣,每秒為3X10公尺,約為音波的90,000餘倍,無線電波的速度為波長及頻率的乘積(波長X頻率=3X10公尺)。而音波的速度則慢得多(波長X頻率=320公尺)。無論是無線電波或音波,波長愈長則頻率愈短,反之亦然。二者相較,無線電波是一高頻率波,普通都在萬赫以上,為了簡便起見,通常均以千赫(KHz)為單位,例如75萬赫則稱為750千赫(750KHz),若頻率更高,則以兆赫(MHz)為單位。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赫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