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造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à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ào |
解釋:
[動] 1.製作。如:「製造」、「釀造」、「仿造」。 2.建設、建築。如:「建造」、「營造」、「造船」、「造屋」。 3.創建、創製。如:「創造」、「締造」、「蔡倫造紙」。 4.虛構。如:「造謠」、「捏造」。 5.至、到達。如:「登峰造極」、「造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明日造朝。」 6.給予生命。如:「再造之恩」、「恩同再造」。 7.培養。如:「造就」、「可造之才」。 [名] 1.成就。如:「造詣」。《詩經.大雅.思齊》:「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左傳.成公十三年》:「秦師克還無害,則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2.對立的兩方。如訴訟時原告與被告稱為「兩造」。《書經.呂刑》:「兩造具備,師聽五辭。」《文選.潘岳.馬汧督誄》:「兩造未具,儲隸蓋鮮。」 3.時代、時期。如:「滿清末造」。《儀禮.士冠禮》:「公侯之有冠禮也,夏之末造也。」 4.術數用語。命相家稱人的生辰八字為「造」。如:「坤造」、「乾造」。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二五齣:「請問小姐貴造?」《聊齋志異.卷九.邵臨淄》:「有術士推其造,決其必受官刑。」 5.姓。如周代有造父。 [副] 1.急遽、倉促、突然。通「猝」。《禮記.玉藻》:「造受命於君前,則書於笏。」 2.開始。《書經.伊訓》:「造攻自鳴條,朕哉自亳。」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ào |
解釋:
[動] 1.(一)[動]5.之又音。 2.納。《禮記.喪大記》:「君設大盤造冰焉,大夫設夷盤造冰焉。」 [名] (一)[名]1.之又音。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tsō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