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辵 |
筆畫: | 16 |
部首外筆畫: | 12 |
注音: | 1.ㄧˊ 2.ㄨㄟˋ |
解釋: 1. (1)丟失、漏掉。如:「遺漏」、「遺失」、「遺落」。 (2)丟失的東西。如:「路不拾遺」。 (3)留下。如:「遺留」、「遺臭萬年」、「不遺餘力」。 (4)捨棄。如:「遺棄」、「遺世獨立」。 (5)死者所留下的。如:「遺物」、「遺產」、「遺言」、「遺書」、「遺孤」。 (6)古人所留下的。如:「遺風」、「遺蹟」。 2. 贈送、給與。如:「贈遺」。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
部首: | 辵 |
部首外筆畫: | 12 |
總筆畫: | 16 |
注音: |
|
解釋:
1. 亡失、丟掉。
2. 脫漏。
3. 捨棄、離開。
4. 留下。
5. 亡失的東西。
6. 留下的、剩餘未盡的。 |
|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部首: | 辵 |
部首外筆畫: | 12 |
總筆畫: | 16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一]yí |
解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二]wèi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部首: | 辵 |
音讀: |
i
|
解釋:
|
|
音讀: |
uî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