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老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長老
ㄓㄤˇ ㄌㄠˇ
zhǎng lǎo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hǎng lǎ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長老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hǎng lǎ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長老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Presbyter |
作者: | 查時傑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長老在〔聖經〕的〔舊約全書〕中指猶太族民間或猶太教中的地方領袖;到〔新約全書〕中則指早期教會德高望重的地方領袖。再到西元十六世紀時,宗教改革運動興起,基督新教中的加爾文宗沿用了此一名稱,但再賦以新義,甚至在教會體制上,也由主教制改為長老制,即由各地區教堂的信徒會眾,自行選出平信徒領袖數人為長老,參與管理教會事務,而教會牧靈工作的牧師,亦由長老來聘請,長老再與牧師共同組成長執會議來管理教會事務。長老有一定的任職期,亦非如同牧師的專職,在任職期間不必放棄其世俗職務。因為長老成為該宗的特色,故加爾文宗亦被稱之為「長老宗」。但並非只有長老宗派才設立長老,非長老宗派者亦有長老之設立。再出任長老職務,在性別上早期只有男性可以出任,近代則此例已有所改變,女性亦可出任長老職務。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長老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對應華語: | 長老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_長老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tiúnn-ló
|
又音: | tióng-ló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_長老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