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衣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青衣
ㄑㄧㄥ ㄧ
qīng yī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īng yī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青衣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īng yī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青衣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葉憲峻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青衣,據〔清史稿校註‧選舉志〕載:清代仿明制,經歲試對府州縣學生員,分六等考核,是為六等黜陟法。由優而劣,各據廩膳、增廣、附生、青衣、發社等學額。原青衣若評為三等以上,則補廩、增、附生等額;四等以下,或扑責、發社,或黜為民。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青衣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