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丑 - 教育百科
ˇ
播放
部 + 3 畫 = 4 chǒu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地支的第二位。
  2. 丑時:時辰名。約當凌晨一點到三點。
  3. 戲劇表演中舉止滑稽逗趣的角色。如:「小丑」、「丑角」。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ǒu
解釋:
  1. 一種戲劇腳色。扮演滑稽可笑的喜劇人物,可分小丑、文丑、武丑等。
  2. 地支的第二位。
  3. 時辰名。約當凌晨一點到三點。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ǒu
解釋:
[名]
1.地支的第二位。
2.時辰名。約當凌晨一點到三點。
3.傳統戲劇中,扮演滑稽可笑人物的喜劇角色。如:「小丑」、「文丑」、「武丑」。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二折:「丑扮小閑引淨扮劉一郎上。」
4.姓。如南朝齊有丑千。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out; Choud
作者: 謝庭菊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名詞。印度文的寫法是「Chaud」;中古時期的英文是「Choud」。就如同俄國芭蕾舞蹈中的小丑角色一樣,他是具音樂性的說笑者,而且對每個人惡作劇。在印度,特別是在孟加拉(Bengal),有一派(clan)被叫做喬得荷理(Chaudhori)、或喬得胡理(Chaudhuri),就是起源自舞蹈喜劇演員(dance comedians)。〔見Chhau Dance〕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hiú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地支的第二位。
    例如:丑時 thiú-sî(凌晨一點到三點)。
  2. [名] 戲劇中表演滑稽的角色。
    例如:小丑 sió-thiú(小丑)。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