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泔 - 教育百科
ˇ
部 + 5 畫 = 8 gā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ān
解釋:
[名]
淘米的水。宋.蘇軾〈鳳翔八觀詩.東湖〉:「有山禿如赭,有水濁如泔。」
[動]
一種調理食物的方法。用米汁浸漬食品。《荀子.大略》:「曾子食魚有餘,曰:『泔之。』門人曰:『泔之傷人,不若奧之。』」
[形]
參見「泔淡」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ám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米湯。
    例如:啉泔 lim ám(喝米湯)、撩泔 liô ám(舀取稀飯最上面的湯汁)。
  2. [形] 稀的。
    例如:糜煮了傷泔 muê tsú liáu siunn ám(粥煮得太稀)、泔糜仔 ám-muê-á(稀飯)。
  3. 湯汁多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