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泡 - 教育百科
ˋ
播放
ˇ
部 + 5 畫 = 8 [一]pào[二]pāo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在水面上漂浮,內含氣體的球狀物。大的稱為「泡」,小的稱為「沫」。如:「氣泡」、「泡沫」、「水泡」。
  2. 浸。如:「浸泡」、「泡澡」、「泡飯」、「把髒衣服泡一泡。」
  3. 沖。如:「泡茶」、「泡咖啡」、「泡牛奶」。
  4. 像泡狀的東西。如:「電燈泡」。
  5. 皮膚因受傷而突起的圓凸狀。如:「腳底起泡」。
  6. 消磨、耽誤或故意糾纏。如:「泡時間」、「你別在這裡窮泡了。」
  7. 泡湯:比喻事情沒有結果。如:「這個計畫泡湯了。」
  8. 量詞。①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相當於「番」、「回」、「陣」。如:「一泡恭維。」②計算茶葉沖浸次數的單位。如:「這茶已經是第二泡。」
注音:
解釋:
  1. 鼓起。如:「睡得眼皮都泡起來了。」
  2. 鼓起且鬆軟的東西。如:「眼泡兒」、「豆腐泡兒」。
  3. 量詞。用於計算屎尿的單位。如:「撒一泡尿」。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泡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ào
解釋:
  1. 在水面上漂浮,內含氣體的球狀物。
    【例】水泡、泡沫
  2. 指泡狀的東西。
    【例】肥皂泡、電燈泡
  3. 因皮膚受傷而起的水泡。
    【例】他的大腿被滾水燙到,已經起泡了。
  4. 用水沖浸。
    【例】泡飯、泡茶、泡衣服
  5. 消磨、耽擱或故意糾纏。
    【例】泡妞、泡時間
  6. 量詞。計算茶葉沖浸次數的單位。
    【例】這茶已經是第二泡。
注音:
漢語拼音: pāo
解釋:
  1. 鼓起且鬆軟的東西。
    【例】眼泡兒、豆腐泡兒
  2. 量詞。計算屎尿的單位。
    【例】撒一泡尿
  3. →泡泡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ào
解釋:
[名]
1.在水面上漂浮,內含氣體的球狀物。大的稱為「泡」,小的稱為「沫」。如:「泡沫」、「水泡」。
2.指泡狀的東西。如:「肥皂泡」、「電燈泡」。
3.因皮膚受傷而起的水泡。如:「他的大腿被熱水燙到,已經起泡了。」《水滸傳》第八回:「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腳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鮮血淋漓,正走不動。」
4.量詞:(1)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相當於「番」、「回」、「陣」。《官場現形記》第四七回:「童子良經他這一泡恭維,便覺他說的話,果然不錯。」(2)計算茶葉沖浸次數的單位。如:「這茶已經是第二泡。」
[動]
1.用水沖浸。如:「泡飯」、「泡茶」、「泡衣服」。
2.消磨、耽擱或故意糾纏。如:「泡時間」、「你別在這裡瞎泡了。」、「他是泡妞高手。」
注音:
漢語拼音: pāo
解釋:
[名]
1.量詞。計算屎尿的單位。如:「撒一泡尿」。
2.鼓起且鬆軟的東西。如:「眼泡兒」、「豆腐泡兒」。
3.地名用字。小湖泊的意思。如大陸地區黑龍江省有蓮花泡、吉林省有月亮泡。
[形]
膨鬆、腫脹。參見「泡泡」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hà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用熱水沖調。
    例如:泡牛奶 phàu gû-ling、泡茶 phàu tê。
  2. [量] 計算茶葉沖泡次數的單位。
    例如:茶欲好啉著第二泡。Tê beh hó lim tio̍h tē-jī phàu. (沖第二次的茶較好喝。)
音讀: ph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在水面上漂浮的球狀或半球形氣體。
    例如:雪文泡 sap-bûn pho(肥皂泡)。
  2. [名] 唾液、口沫。
    例如:講甲喙角全泡 kóng kah tshuì-kak tsuân pho(說得口沫橫飛)。
音讀: phò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東西吃起來有疏鬆的口感。
    例如:泡泡 phò-phò(疏鬆口感的)、泡粿 phò-kué(一種粿名)。
音讀: pho̍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