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粄 - 教育百科
ˇ
ˇ
部 + 4 畫 = 10 bǎn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將米磨碎後製成的食品。如:「粄條」、「紅粄」、「艾粄」。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粄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ǎn
解釋:
  1. 用米製成的糕點。
    【例】紅粄、粄條、甜粄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ǎn
解釋:
[名]
1.碎米製成的餅。《廣韻.上聲.緩韻》:「粄,屑米餅也。」《通志.卷八二.宗室傳五》:「鈞,字宣禮,年五歲,所生區貴人病,便加慘悴,左右依常以五色粄飴之,不肯食,曰:『須待姨差。』」
2.一種米製的食品。如:「粄條」、「過年吃的甜年糕,客家人稱為『甜粄』。」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