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纛 - 教育百科
ˋ
播放
ˋ
部 + 18 畫 = 24 dào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ào
解釋:
  1. 以雉尾為裝飾的大旗,古時多用在喪葬大事及顯貴人家。
  2. 軍中的大旗。
    【例】舉民主之大纛  ◎
  3. 舞者所持的羽毛。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ào
解釋:
[名]
1.以氂牛尾或雉尾為裝飾的大旗,古時多用在喪葬大事及顯貴人家。《周禮.地官司徒.鄉師》:「及葬,執纛以與匠師御柩而治役。」
2.舞者所持的羽毛。《爾雅.釋言》:「纛,翳也。」邢昺疏引孫炎曰:「纛,舞者所持羽也。」
3.軍中的大旗。《周書.卷一七.列傳.劉亮》:「亮乃將二十騎,先豎纛於近城高嶺,即馳入城中。」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u (1) 
作者: 劉鳳學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具。一、古代帝王乘輿上用犛牛尾或雉尾製成的飾物。二、軍中或儀仗隊的大旗亦稱纛。三、禮儀舞蹈之領隊者用之於入出場時之旗幟。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