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醇 - 教育百科
ˊ
播放
ˇ
部 + 8 畫 = 15 chún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酒味濃郁。如:「醇酒」。
  2. 精純不雜的。如:「甘醇」、「香醇」、「醇美」、「醇正」。
  3. 有機化合物的一類。如:「甲醇」、「乙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ún
解釋:
  1. 酒味濃郁。
    【例】醇酒、清醇
  2. 質樸。
    【例】醇厚、醇謹
  3. 純一不雜。
    【例】醇粹、醇儒
  4. 化學上指分子中含有羥(ㄑㄧㄥ)基(OH)的有機化合物,也就是烴分子上的氫原子被羥基所取代後的產物。醇類一般呈中性,低級醇易溶於水,多元醇帶甜味。常用於有機合成中,可作為溶劑、清潔劑、飲料、燃料等。如甲醇、乙醇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ún
解釋:
[形]
1.酒味濃厚。如:「醇酒」。《文選.嵇康.琴賦》:「蘭肴兼御,旨酒清醇。」
2.質樸。通「淳」。《史記.卷一○三.萬石君傳》:「兒寬等推文學至九卿,更進用事,事不關決於丞相,丞相醇謹而已。」
3.純一不雜。通「純」。《書經.說命中》:「惟厥攸居,政事惟醇。」
[名]
1.味道濃厚的酒。宋.蘇軾〈正月八日招王子高飲〉詩:「昨想玉堂空冷徹,誰分銀榼送清醇?」
2.化學上稱含有羥基(OH)的有機化合物為「醇類」。即烴分子上的氫原子被羥基取代後的衍生物。醇類一般呈中性,低級醇易溶於水,多元醇帶甜味。常用於有機合成中,亦可作溶劑、清潔劑、飲料、燃料等多用途。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lcohol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烴分子上的氫原子被羥基(-OH)取代後的衍生物。但芳香烴環上的氫原子被羥基取代後之取代物屬於酚類而不屬於醇。一元醇的通式為R-OH(R-代表烴基)。按所連接的烴基不同可分為:脂肪醇(羥基間接和芳香環相連),如苯甲醇(C6H5CH2OH);環醇(羥基和脂環相連),如環己醇(C6H11OH)。依分子中羥基的多寡 ,可分為:一元醇(如乙醇)、二元醇(如乙二醇,(CH2OH)2)、多元醇(如甘油HOCH2-CHOH-CH2OH)。按羥基連接的碳原子的性質可分為:伯醇(RCH2OH,如乙醇),仲醇(R2CHOH,如異丙醇(CH3)2CHOH),和叔醇(R3COH,如叔丁醇(CH3)3COH)。乙醇俗稱酒精,是最普通的一種醇。多數醇類是以酯態存在於自然界。醇一般都作為溶劑,有機工業原料和葯用等。低級醇中戊醇的毒性最強,為乙醇的8倍。一般醇的毒性取決於烷基的結構,若該種烷基與毒性更強的基結合時,會增加醇的毒性,如硝基醇、鹵代醇等比母體醇更毒。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û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