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釤 - 教育百科
部 + 3 畫 = 11 shānshà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àn
解釋:
[名]
長柄的大鐮刀。唐.韓愈〈鳳翔隴州節度使李公墓誌銘〉:「鑄鎛、釤、鉏、斸,以給農之不能自具者。」
[動]
割、劈。《抱朴子.外篇.博喻》:「猶釤禾以討蝗蟲,伐木以殺蠹蝎。」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遠的破開步將鐵棒颩,近的順著手把戒刀釤。」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n
解釋:
[名]
1.(samarium,Sm)化學元素。原子序62。灰白色金屬,質硬,主要與其他稀土元素存在於獨居石中。在空氣中會被氧化,具有高度吸收中子的能力。可用於核反應爐操縱桿及吸收中子等工業用途上,亦可供雷射材料、紅外吸光玻璃、催化劑及電子、製陶工業用。
2.姓。如明代有釤資。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