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鼓 - 教育百科
ˇ
播放
ˇ
部 + 0 畫 = 13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一種打擊樂器。用獸皮蒙在中空的木桶上所製成。如:「定音鼓」、「京韻大鼓」、「擊鼓鳴冤」。
  2. 敲擊、拍擊。如:「鼓掌」、「鼓琴」。
  3. 激勵、使振作。如:「鼓勵」、「鼓舞士氣」。
  4. 振動。如:「鼓動」、「鼓翅」。
  5. 突出、漲起。如:「鼓著腮幫子」、「鼓著一肚子的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鼓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樂器名。一種用皮革蒙在中空木桶上所製成的打擊樂器。其形有大有小,聲音洪亮。
    【例】敲鑼打鼓
  2. 拍擊、彈奏。
    【例】鼓掌、鼓琴、鼓瑟
  3. 振動。
    【例】鼓翅、鼓翼
  4. 激勵、使振作。
    【例】鼓勵、鼓舞士氣
  5. 突出、漲起。
    【例】妹妹鼓著腮幫子,一臉不高興的樣子。
  6. 凸起的樣子。
    【例】那包鼓鼓的東西,不知是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樂器名,打擊樂器。用皮革蒙在中空木桶上所製成的樂器之泛稱,常以手、木棒或鼓槌擊奏。其形狀大小不一,聲音因其大小、深淺各有不同音量與音色。
2.二一四部首之一。
[動]
1.敲擊、拍擊、彈奏。如:「鼓掌」、「鼓琴」、「鼓瑟」。《詩經.小雅.白華》:「鼓鐘于宮,聲聞于外。」唐.孟郊〈上張徐州〉詩:「願鼓空桑弦,永使萬物和。」
2.振動。如:「鼓動風潮」。《易經.繫辭上》:「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晉.潘尼〈後園頌〉:「翔鳥鼓翼,游魚載浮。」
3.激勵、使振作。如:「鼓勵」、「鼓舞士氣」。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ó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樂器。一種用皮革蒙在中空的木桶上所製成的打擊樂器。
    例如:一面鼓 tsi̍t bīn kóo、挵鼓 lòng-kóo(打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鼓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