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正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蔡纓勳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大正藏〕全稱〔大正新脩大藏經〕,為日本大正十一年至昭和九年(1922~1934),由高楠順次郎、渡邊海旭、小野玄妙等佛教學者成立之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後稱大藏出版株式會社)編緝出版。
  此藏共一百冊,正編五十五冊、續編三十冊及別卷十五冊。正編以經律論為主,輔以我國撰述,兼及韓國歷代大德之作,計二一八四部;續編以日本撰述為主,末卷為敦煌本逸、疑偽書,計七三六部;別卷包括圖像十二冊,法寶總目錄三冊。共收佛書三四九三部、一三五二○卷。
  此藏之校刊,經律論及我國撰述部分,主要以東京增上寺所藏之高麗本海印寺版為底本,對校同寺所藏宋(思溪)、元(大普寧寺)、明(方冊藏經)三木,另參照正倉院藏經、敦煌古本及巴利文,梵文之經典。我國撰述某部分及日本撰述,主要以作者自寫本、古寫本及古刊本為底本,對校其餘之寫本、刊本等。
  此藏的編纂主旨,在為學術界製作善本,為歷代藏經中卷帙最龐大最完備的善本大藏經。其組織與體裁,與開元錄以來之傳統方式不同,並不依據大小乘經律論來區分,而是依照經典的歷史發展順序,由舊而新,依序排列;而且,相當於漢譯的巴利文、梵文一一指出,在學術研究上,可謂顧慮周詳,為現今國際佛學研究的瑰寶。
  全藏以方冊版印刷,版面十六開,五號活字,每頁三欄,一欄約二十九行,每行十七字;每欄下方有校勘欄,註明異本字句之存闕及專有名詞之梵文、巴利文。
  此藏之價值,慧敏譯〔大正新脩大藏經全一百卷完成之辭〕說:「大正新脩藏經者,為世界學壇之淵府,東方文化之總集,該羅最高之資糧,具備最新之體系。」
  此藏前五十五冊,約相當於舊有之藏經,但分類不同,依次如下:阿含部、本緣部、般若部、法華部、華嚴部、寶積部、涅槃部、大集部、經集部、密教部、律部、釋經論部、毘曇部、中觀部、瑜伽部、論集部、經疏部、律疏部、論疏部、諸宗部、史傳部、事彙部、外教部、目錄部。日本撰述部(五六至八十四冊),由聖德太子之三經義疏開始,到江戶時代學僧為止。依照文獻年代先後加以排列,並作教理上分類;由續經疏部、續律疏部、續論疏部、續諸宗部、悉曇部組成。
  參見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大藏經研究彙編(上)(下)〕、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二十五、二十六冊〔大正大藏經解題(上)(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大正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