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通志〕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方志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通志〕為宋鄭樵所編撰之類書。鄭樵(1103~1161),宇漁仲,南宋興化軍莆田入,十六歲起即謝絕人塵世事,在夾漈山苦讀二十餘年,時人稱夾漈先生。常四出訪書,遇藏書家即借住,讀盡乃去。著作達八十四種之多,然多佚失,流傳至今而為經典之作者,即為〔通志〕二百卷。
  〔通志〕仿〔史記〕之五體,又依〔晉書〕為〔載記〕,改「表」為「譜」,改「志」(或「書」)為「略」,包括:〔本紀〕十八卷、〔世家〕三卷、〔列傳〕一百零八卷、〔載記〕八卷、〔四夷傳〕七卷、譜四卷、略五十二卷。〔本紀〕從三皇記載至隋,〔列傳〕則周到隋,二十略由遠古到唐。二十略是全書之精華,分量最多,對後世影響也最大。二十略意在「總天下之大學術而條其綱目」,蒐羅了「百代之憲章,學者之能事」;鄭樵自認為二十略中的〔禮略〕、〔職官略〕、〔選舉略〕、〔刑法略〕、〔食貨略〕是漢、唐學者所舊有而得見的,其餘十五略則是他所首創、前人所未聞。這十五略有〔姓氏〕、〔六書〕、〔七音〕、〔天文〕、〔地理〕、〔都邑〕、〔謚〕、〔器服〕、〔樂〕、〔藝文〕、〔校讎〕、〔圖譜〕、〔金石〕、〔災祥〕、〔昆蟲草木〕等。事實上,〔史記〕即有〔天官書〕,〔漢書〕也有〔天文志〕,而〔地理志〕也可見於〔漢書〕。
  各略有其特色,鄭樵認為「生民之本在於姓氏」,因此作〔姓氏略〕六卷,以考宗族源流。〔六書略〕二卷講文字,〔七音略〕二卷研究語言聲韻;而研究語言文字有益於了解文化思想之特性,此二略確為鄭樵所獨創。〔地理略〕一卷重在根據山川水道來察看封疆;〔都邑略〕一卷述說歷代建都地點的位置、形勝和其得失。〔禮略〕只有四卷,談「諡」與「器服」又由「禮」中分出;〔諡略〕一卷對歷代帝王封號之意涵提出不同於前人之看法,〔器服略〕二卷則專重於講祭器。〔樂略〕二卷,鄭樵提出了「詩以歌,非用以說義」的觀點。〔藝文略〕八卷對於書與圖之關係、書目之分類,鄭樵也說明了自己的意見。〔校讎略〕一卷闡述整理圖書、辨章學術的方法,所謂「類例既分,學術自明」。〔圖譜略〕一卷指出圖表與書籍相互參補之重要性。〔金石略〕一卷以藝術眼光來透視歷史,所謂「觀晉人字畫,可見晉人之風猷;觀唐人書跡,可見唐人之典則」。〔災祥略〕一卷,過去史書均稱為「五行志」,顯示〔通志〕對於史跡之敘述重於對五行觀念之比附。〔昆蟲草木略〕二卷蒐求各種方言匯釋草木蟲魚的名稱,蓋其認為農圃之人「識田野之物而不達詩書之旨,儒生達詩書之旨而不識田野之物」。錢穆認為此用意略等於孔子所謂的「多識鳥獸草木之名」。
  〔通志〕一書共有五百多萬字,卷帙浩繁,蓋鄭樵強調編寫史書必須掌握會通的原則,以極古今之變。其中〔二十略〕擴大了史學研究的範圍,最為後世所重視。清代依〔通志〕之體例,官修〔續通志〕與〔清通志〕。
  〔通志〕與〔通典〕、〔文獻通考〕並稱「三通」,然〔四庫全書〕將後二者編入政書類,將〔通志〕置於別史類中,以示其體例究竟有別,而在〔總目提要〕中對其褒貶互見,如說:「紀傳及譜皆剿襲舊史,略為刪潤,殊無可觀;跡其精華,惟二十略,而穿鑿掛漏,均所難免;在〔通典〕、〔通考〕之間,實未能鼎立,特以網羅繁富,才辨縱橫,遂與杜、馬兩家聯鑣文苑,今亦莫得而廢焉。」清代史學家章學誠則推崇鄭樵「承通史家風,而自為經緯,成一家言者也」。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通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