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七夕 - 教育百科
ˋ
qī x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ī xì
解釋:
  1. 農曆七月七日的夜晚。相傳為天上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時刻,後世以此日為情人節。婦女會在此日於庭院中陳列瓜果祭拜,並穿七孔針以向織女乞求巧藝。
    【例】牛郎織女的故事為七夕增添了不少浪漫氣息。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七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ī xì
解釋:
農曆七月七日夜晚。相傳天上牛郎織女於這晚相會,後世以此日為情人節。此日婦女往往會陳瓜果、穿七孔針在庭院中祭拜,以乞求巧藝。見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七月》。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七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it-sia̍h
又音: tshit-si̍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農曆七月初七夜晚。相傳天上的牛郎、織女會在當晚相會。對臺灣人來說,七月初七是「七娘媽生」(Tshit-niû-má-senn),臺南還有「做十六歲」(tsò tsa̍p-la̍k huè)的習俗。
同義詞: 七娘媽生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七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七夕七娘媽生 相關客家語 七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