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三皇五帝 - 教育百科
ˊ
ˇ
ˋ
sān huáng wǔ d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ān huáng wǔ dì
解釋:
  1.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八位賢明君主。三皇指神農氏、燧人氏、伏羲氏。五帝則為黃帝、顓頊、帝嚳(ㄎㄨˋ)、堯、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三皇五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ān huáng wǔ dì
解釋:
古代傳說中的帝王。《周禮.春官.外史》:「外史掌書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書。」《呂氏春秋.孟秋紀.禁塞》:「上稱三皇五帝之業,以愉其意。」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三皇五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傅元龍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歷來對三皇五帝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據〔白虎通義.號篇〕所載,三皇指伏羲、神農、燧人或祝融。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分述如下:
1.三皇部分:(1)伏義:上古之時未有三綱六紀,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茹毛飲血而衣皮革,「於是伏羲仰觀象於天,俯察法於地,因夫婦正五行,始定人道。畫八卦以治下,治下伏而化之,故謂之伏羲也。」(2)神農:上古之時民皆食禽獸之肉,後民漸多而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3)燧人:觀星辰而察五行,知空有火,遇木則明,於是「鑽木燧取火,教民熟食,養人利性,避臭去毒,謂之燧人也。」2.五帝部分:(1)黃帝:黃色屬中和的顏色,含有自然之性,萬世不易之意。「黃帝始作制度,得其中和,萬世常存,故稱黃帝。」  (2)顓頊:「顓」是專的意思 ,「頊」是謹慎的樣子,引申為「正」,因帝「能專正天人之道」,故稱之為「顓頊」。
  (3)帝嚳:〔史記.五帝本紀〕云:「帝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帝嚳以德治國,品德高超,故曰:「嚳者極也,言其能施行窮極道德也。」
  (4)帝堯:〔論語.泰伯〕孔子盛讚帝堯:「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白虎通義〕從堯之名及其德,加以連貫詮釋:「堯猶嶢嶢也,至高之貌,清妙高遠,優遊博衍,眾聖之主,百王之長也。」
  (5)帝舜:堯在晚年舉舜攝政,舜秉持堯之治國理念,選拔賢能,勤於政事。故曰:「舜猶僢僢也,言能推信堯道而行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三皇五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