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三角校正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riangulatioon
作者: 林曉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三角校正是在研究同一種現象時,應用及結合數種方法、理論、多位研究者或多種資料來源的研究策略,藉以克服使用單一方法、研究者、理論及資料來源所產生的偏誤。
  由於社會科學研究面對變化、衝突不斷產生,及建構的問題本質特性又因各別理論、方法、研究者及資料的特性及限制而產生的獨特問題,使研究者必須採取三角校正的策略,以確立研究資料的效度或建構其所詮釋之結論。
  三角校正有四種基本的類型:(1)多樣資料:由不同時間、空間、資料提供者蒐集多樣性的資料。(2)多位研究者:由一位以上的研究者進行研究。(3)多重理論:以一種以上的理論架構引導及詮釋現象。(4)多重方法:以一種以上的方法進行探究。研究者視研究需要亦可結合上述數種類型,形成所謂的多元三角校正。
  至於三角校正實施的程序可分為順序式、並行式、融合式以及互動式四種,分述如下:
1.順序式:指實施的方式有先後順序的區別,例如先進行實地觀察,再以晤談收集資料,以評鑑方案的可行性,常用在特殊個案。2.並行式:指實施時並行不悖,同時施行。例如在研究期間協調需要,同時使用多種方法進行研究。3.融合式:係將量化研究的特質,如注重因果關係、考驗假設等納入觀察研究中,進行分析。4.互動式:指結合質與量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不斷交替,這類研究通常結合量和質的資料,在研究的各個階段,量和質的方法都循環互動。三角校正可應用在量和質的研究,在量化研究中,使用三角校正的主要目的在確立研究的效度。在質的研究中,常使用三角校正,蒐集不同的證據,以建構其所詮釋之結論。例如質的研究者在資料蒐集階段,可用歷史文件及個人主觀理論,方法上可採晤談及實地觀察,理論階層則應用人誌學及心理理論,在採究者方面,可引用多位研究者的模式以建構其結論。  一般學者對三角校正的評論包括下列四點:(1)沒有一個實證世界可獨立於人的觀察。(2)沒有兩個理論可以在詮釋同一現象時,產生相容的結果。(3)每一種研究方法揭露了世界不同層面。(4)每一個研究者觀察同一事件,看到的內容都不盡相同。研究者應用三角校正的策略時,應仔細思考這些議題。
  三角校正是相當昂貴的研究,需要很大的人力、時間、財力,但在審慎的應用下,它確實能擴展、豐富、加深任何研究的解釋基礎。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三角校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