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世俗主義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ecularism
作者: 張淑媚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世俗主義」為英國的霍利約克(George J. Holyoake)在一八四六年所提出的哲學思想,是一種物質的以及理性的運動,不賴天啟、不求來世,只從人類本身的理性及努力著手,謀求在現世安身立命以及文化發展之思想;強調追求的是真實的現世價值,並不一定堅持反宗教或無神論的立場。然而在一般用法中,卻常將之泛稱現代反宗教、無信仰的思潮。
  世俗主義之源起有其政治與哲學發展上的背景:就政治因素而言,英國一八三二年修正通過的〔民權法案〕(The Reform Bill),打碎了一些激進的民權運動者以革命爭取民權的希望,促使其認可和平改革的必要性,並思索如何透過更平和的組織化和教育的方法來達成社會及政治的進步。除此之外,長期以來,富有階級對社會改革漠不關心的自私心態、政治和宗教自由被壓抑的情況以及神學上獨斷的教條主義等因素,皆促成了世俗主義的興起;伴隨著這些社會、政治因素的衝擊,哲學(特別是倫理學)上也產生了連帶的影響:既然不再從宗教上找尋生活與行動的根基,因此必須訴諸理性建成的哲學體系。在此前提下,實徵論(positivism)提供了知識的基礎,確信世俗的知識建基於生活經驗中,並且透過經驗的運作,世俗知識能被理性所維持及證驗。且正如建立數學、物理和化學等學門為「世俗」的科學一般,人類生活幸福和行動準則的理論,也可以建立於相同的態度及條件上。
  世俗主義在教育上最大的影響在於確立人的主體地位,並撤除宗教在教育上所扮演的角色。在中世紀之時,西方各國的教育權原本掌握在教會手中,世俗主義興起後,教育權遂移轉至政府。
  世俗主義最明顯的影響發生在十九世紀中期;其最大弊病在於未能將事實與價值的區分辨明清楚。當吾人將倫理系統建立在一個類比於數學和化學等學門的知識基礎上去處理時,事實上已經忽略了每件事實背後皆有價值預設;而決定各種相互衝突價值的處理,並非仰賴經驗事實,而是價值信念的演繹。也因為這根本的缺失,從十九世紀末起這種思潮就逐漸衰微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世俗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