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暑 - 教育百科
ˋ
ˇ
zhòng shǔ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òng shǔ
解釋:
  1. 長時間暴露於太陽下,或因身體感受暑氣,無法排解而引起的病症。患者會出現痙攣、昏睡、體溫升高等症狀。
    【例】夏天氣溫高,站在大太陽底下太久,就很容易中暑。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中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òng shǔ
解釋:
指長時間暴露在高溫多溼空氣或陽光過久、直接照射的高溫炎熱環境中,進行體能活動,引起身體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導致的一群臨床症候,以高熱、皮膚乾燥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為特徵。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中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eat Strok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高溫中暴露過久導致的急性疾病,由於體溫調節功能障礙,病情危急,死亡率高。多數患者神智不清楚、肛溫在41℃以上。皮膚乾熱發紅。熱暈厥:由於高溫暴露,皮下血管充血以散熱,引起重要器官尤其神經系統短暫缺血造成的暈厥。症狀為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噁心、嘔吐、興奮不安或意識喪失,體溫有時升高。熱痙攣,熱環境下氯化鈉過量損失,若大量補充水份,而未補充鹽份,則因電解質不平衡而發生肌肉痙攣。主要症狀是肌痙攣伴收縮痛,多見於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等經常活動的肌肉,尤以腓腸肌為最多見。熱衰竭,由於受熱引起外周血管擴張和流汗過多引起失水造成循環血量減少,顱內供血不足所致。有頭暈、頭痛、心悸、噁心、嘔吐、多汗、皮膚濕、面色蒼白、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繼而暈厥。體溫可以高至40℃左右。臨床上多見混合型。除避免繼續暴露高溫之外,治療原則為降低過高的體溫、糾正水份,電解質異常和酸鹼平衡,防治休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中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翕熱著痧熱著 相關客家語 發痧翕著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