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互動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teractional Approach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互動論視心理學之目的為預測與控制。人的心理現象與社會實質環境被視為分別獨立的個體。其研究步驟為將複雜之整體現象分割成幾個元素,如「環境」與「行為」;探討個別元素之特質;然後尋求元素之間的關係與因果法則以描述整體現象。環境與行為正如撞球一樣,每個球是獨立存在的,有其個別之特性,經過撞擊之後而改變其所在的位置。其關係法則通常是單方向的機械法則,有時是環境因子(自變項)影響人的行為(應變項),有時是環境因子與人格特質共同影響行為,或者是環境因子透過某種心理過程(中介變項)而影響行為。因子之影響權重或有不同,然其基本看法則是一樣的。研究者重視變數之準確,嚴格之操作性定義,以及研究可重覆測試及推廣之程度。時間被視為獨立於現象外的變項,而變遷則是在不同時間之下現象之靜止狀態與結構的差別。研究者是客觀、獨立於研究現象之外的。
  互動論的研究案例非常多。早期的擁擠研究認為密度會直接影響人的行為,後來雖然加入個人及人際的變項,但基本上仍認為這些變項是獨立存在的,而因果關係則是研究的興趣所在。此外,如採用操作學習理論(operant learning theory)從事能源節約與亂丟紙屑的研究;有關噪音與光線之壓力模型(Stress model);以及資訊超荷理論(information overload theory)等,亦是屬於互動論的研究。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互動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