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仙女們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ylphides, Les
作者: 曾淑玲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為米歇爾.佛金(M. Fokine)所編創的獨幕舞劇。1909年6月2日由狄亞格烈夫俄國芭蕾舞團(Les Ballets Russes de Serge de Diaghilev)首演於巴黎的夏特萊劇場(Théâtre du Châtelet)。主要舞者包括巴芙洛娃(Pavlova)、卡薩維娜(Karsavina)、巴爾蒂娜(Baldina)及尼金斯基(Nijinski)。舞台佈景則由貝諾瓦(Benois)負責。音樂雖全部採用波蘭作曲家蕭邦(Chopin, 1810-1849)的作品,但蕭邦寫這些曲子的原意,全然不是為了舞蹈伴奏,更未料及自己逝世半世紀後,會有編舞家如此迷戀他的這些音樂作品,而創作了這一齣充滿浪漫氣息的《仙女們》。1906年,佛金在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發現了一本題名《蕭邦集錦》(Chopiniana)的管絃樂總譜,這是俄國作曲家格拉祖諾夫(Glazunov, 1865-1936)根據蕭邦的鋼琴曲而編的組曲,包括了《波蘭舞曲》(Plonaise, OP. 40-1)、《F大調夜曲》(Noctune, OP. 15-1),《降A大調馬祖卡舞曲》(Mazurka, OP. 50-2)及《降A大調塔蘭特拉舞曲》(Tarantella, OP. 43)四首曲子。這份譜子,對於當時正想改革芭蕾內容、形式與恢復浪漫主義美感的佛金,提供莫大的靈感,藉此他馬上構思新作品的內容與結構。他邀請格拉祖諾夫(Glazunov)為蕭邦的音樂編曲,另外加上蕭邦一首著名的鋼琴曲《升C小調圓舞曲》(OP. 46-2),與原有的四段曲子加起來,共編作了五段舞蹈,次序為:《波蘭舞曲》、《夜曲》、《馬祖卡舞曲》、《圓舞曲》及《塔蘭特拉舞曲》。這個同樣題名為《蕭邦集錦》(Chopiniana)的舞作,於1908年4月6日,在馬林斯基劇院(Maryinky Theater)演出。第二年,佛金為了狄亞格烈夫俄國芭蕾舞團的法國公演,將原來的《蕭邦集錦》作了大幅度的修改,他放棄了原本五段曲子的四段,僅留了升C小調圓舞曲,另外選擇了蕭其他的鋼曲,請音樂家莫里斯.蓋拉(Maurice Keller)將其編為管絃樂曲。佛金也放棄了原作中的併湊式情節,重新參考了古老舞劇《仙女》(La Sylphide, 1832)的劇情大綱及《吉賽爾》(Giselle, 1841)中的人物形象,產生了新的劇情構思:森林深處的水池邊,有一群空氣精靈圍著沉思的詩人舞蹈的情景,於是出現在他的腦海中。新舞作充滿了詩意及幻想色彩.由於受到了塔格里尼(Taglioni)《仙女》的啟發,及為了表示與《仙女》之間的情感、構思和風格上的相承關係,《蕭邦集錦》在巴黎正式演出前,改名為現今的《仙女們》。舞作一共利用了蕭邦的八個鋼琴曲,分別是:《前奏曲》(Prelude in A, OP. 28-7)、《夜曲》(Noctune in A Flat, OP. 32-2)、《圓舞曲》(Valse in G Flat, OP. 70-1)、《D大調馬祖卡》(OP. 33-2)、《C大調馬祖卡》(OP. 67-3)、《前奏曲》(Prelude in A, OP. 28-7)、《升C小調圓舞曲》(Valse in C Sharp Minor, OP. 64-2)及《華麗圓舞曲》(Grand Valse in E Flat, OP. 18-1)。
參照: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錢世錦《世界十大芭蕾舞劇欣賞》1991、Kay Tichenor《Ballet, Colors and Story Album》1995.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仙女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