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佛洛依德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reud, Sigmund B.
作者: 毛國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佛洛依德(1856~1939)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其理論對人性的解釋、人格的形成與結構、行為的動機和潛意識等,均有獨特的見解,也廣泛而深刻地影響文學、哲學、史學、醫學、藝術以及宗教等領域的研究。
  佛洛依德於一八五六年五月六日出生於奧屬莫拉維亞的小鎮佛萊堡,是猶太人。在他四歲時,全家遷往奧京維也納,一八七三年入維也納大學學醫,一八八一年獲得博士學位。一九三八年在納粹分子脅迫下,離開維也納到倫敦,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三日逝世,享年八十四歲。
  佛氏對精神分析感興趣,源於他跟精神病學家布魯爾(J. Breuer)合作,用催眠術治療歇斯底里症的病患。一八八六年他到法國跟夏寇(J.M. Charcot)學催眠術。回維也納之後,認識催眠治療的局限性,改用自由聯想,以挖掘患者已遺忘的早期經驗。在治療過程中,發現患者常有抗拒現象,而體認到這正是欲望被壓抑的證據,因此提出潛意識的概念。行為背後的動機,常不為當事人所能了解和覺察,因此稱之為潛意識的動機。此外,佛氏也提出被壓抑的潛意識與性欲有關,而有效的治療有賴於患者與治療者之間關係之建立,經由移情(transferences)來治療。後來,他的一些弟子,如阿德勒(A. Adler)、容格(C.G. Jung)和蘭克(O. Rank)反對他的泛性論,先後背離而自立門戶。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他不斷修正和發展自己的理論,提出生與死的本能:生的本能指個體為了生存,不斷創造;而死的本能指個體趨向破壞、攻擊與憤恨。在人格結構論裡,以本我、自我和超我闡述人格的動力關係。本我遵循快樂原則,要求立即滿足需求;自我是人格中理性的部分,依現實原則來活動,扮演調節的角色;超我是依道德原則來活動,扮演監督的角色。佛氏也認為焦慮源自本我衝動、自我和超我約束之間的衝突,為了減低或消除焦慮,而採取防衛作用;常見的防衛作用,包括壓抑、否認、合理化、反向作用、替代等。
  佛氏的理論對潛意識、衝突、焦慮與防衛、行為動力、人格結構與發展以及心理困擾的成因與治療都有極大的貢獻,但其理論也受到批評,如缺乏有系統的蒐集資料和解釋、過於強調性對人格發展的影響,以及從機械觀來解釋行為,忽略人的自由意志與對未來目標的追尋。
  佛氏著作浩瀚,入門書有下列數種:〔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性學三論〕(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精神分析導論〕(General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精神分析綱要〕(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等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佛洛依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