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傅科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oucault, Michel
作者: 但昭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傅科(1926~1984)是法國哲學家和歷史學家。曾擔任巴黎第八大學教授,一九七○年起任教於法蘭西學院(the Collége de France)。
  傅科在一九六○年代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盛行時,是最年輕的代表人物,與李維斯陀(C. Lévi Strauss, 1908~)和阿杜塞(L. Althusser, 1918~1990)同享盛名。而後結構主義式微,但傅科的主張卻能日新月異,與後結構主義(post structuralism)和新哲學(nouvelle philosophie)並駕齊驅,被稱為「七○年代的沙特」。
  傅科學說的特色在於能結合歷史學和哲學,以新的觀點來透視知識、權力與機構(institution)之間的關係,使人了解個人自由的可能及可貴。
  傅科曾受到黑格爾傳統(Hegelian tradition)的影響,從歷史的觀點來探索有關人的問題。後來又從尼采(F. Nietzsche, 1844~1900)的主張中獲得啟發,脫出結構主義的困境,轉而專注於慾望、權力、知識的研究,並對自啟蒙時代所強調的理性有了懷疑,進而對所有的理論都有輕視之意。他的主要著作有:〔瘋狂與文明〕(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1961)、〔事物的秩序〕(The Order of Things, 1970)、〔知識考古學〕(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1972)、〔紀律和懲罰〕(Discipline and Punishment, 1977)、〔性史〕(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 Ⅰ&Ⅱ&Ⅲ)。
  傅科一生並未建立一套自已的理論,但他主要的著作中卻有一連貫的主要觀點,即對於支配與壓制的反抗,其精闢處在於對權力與知識之間關係的說明。
  傅科認為權力與知識的關係不是單向的、機械式的因果關係,知識並不單純的只是權力的上層結構;相反的,權力與知識是一體的兩面,互為構成要素,權力內在於知識,而知識便是權力。依照這種觀點,執行社會控制的一些制度或機構,如教育機構、精神病院乃至監獄,基本上都是壓迫性的,而這種壓迫性的控制乃是透過知識的體系。由於有了一套有關人的知識體系,於是便有了什麼是正常人、好人及理想人的標準,據此標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透過各種機構來掌控人的行為。故凡是透過社會機構的作為,在基本上都是社會控制,都是社會紀律的施行;西方的教育表面上是要培養個人追求獨立自主和自由的能力,但經過教育機構的運作後,這種理想便不能達成。在這種綿密的權力關係中,個人如何可能追尋到自由?傅科認為從啟蒙時代以來,努力的方向就是錯的,啟蒙時代強調知識及真理的追求(尤其是有關人的知識及真理),對個人自由的追求並無用處。但卻可以利用哲學來檢視並批判現有的一切。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傅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