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先前知識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ior Knowledge
作者: 何縕琪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先前知識是指學習者來到學習情境之前,在長期記憶中已有的大量知識和策略。研究顯示:學習者的先前知識會影響其對學習內容的記憶與理解。
  以閱讀為例,皮爾森(H. Pearson)等人命小學二年級學生閱讀一篇有關於蜘蛛的文章;雖然這些兒童根據閱讀測驗來判斷均是優秀閱讀者,但僅有一半的學生對蜘蛛具有一些的知識。結果在回答需推論的問題上,對蜘蛛有許多先前知識的閱讀者,其得分幾乎是三倍於較少先前知識的閱讀者。此外,也有研究發現先前知識對閱讀者作推論的成績較有幫助,但對事實的記憶保持則幫助較少。整體說來,閱讀者對他們有先前知識的那一類文章,比起對他們未有先前知識的那一類文章,可以回憶較多課文明示的訊息,做較多的推論和造成較少的錯誤。
  先前知識在教學上的涵義是:教師要確實知道教學材料適合學生的興趣和經驗,並透過活動或討論提供了解教材所需的先前知識,以幫助學生記憶、理解。
  在建構論學者之觀念中,先前知識是新知識發展之基礎,也是新概念建構過程中重要的參數。每一個學習者之先前知識均以個別且獨特的架構存在,並不呈現畫一的形式。
  先前知識可能是與生俱來的,或是學習者在自身生活經驗中所形成的理念,或是學習前一個概念所建構而來的,所以先前知識是動態的,而且隨時可能改變的。
  建構論之學者(Hewson & Hewson, 1988)即認為,學習者積極建構他們自己的新知識。他們使用原有的知識,以他們認為有意義的方式來解釋新的知識。學習者若想接受科學家的論點,便須轉變他們的心智狀態,重新建構先前的概念。學習包含了新概念與先前概念二者之間的交互作用。若新、舊概念間能夠互相協調,獲得一致,學習就沒有困難,反之,若新、舊概念間無法配合,便須重新建構先前的概念抑或轉變成新概念。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先前知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