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克己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è jǐ
解釋:
  1. 克制私欲,嚴格要求自己。
    【例】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克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è jǐ
解釋:
1.克制私欲,嚴格要求自己。《論語.顏淵》:「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宋.蘇軾〈代張方平諫用兵書〉:「太宗仁聖寬厚,克己裕人,幾至刑措。」
2.節儉、儉省。如:「他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克己了大半輩子,都拿去捐資興學。」
3.舊時稱物價便宜、低廉為「克己」。《官場現形記》第八回:「陶子堯道:『這個自然,價錢克己點。』」《文明小史》第一八回:「現在學堂開的多了,所以敝學堂格外克己,以廣招徠。」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克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惠邦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克己是儒家主張的道德修養方法。〔論語.顏淵〕載:「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曰:『請問其目』。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穎達疏注:「復,反也。身能反禮則為仁矣。」視、聽、言、動都是指各種行為,透過自我約束、自我管理使行為合乎道德規範就叫「克己復禮」。
  儒家的道德教育方法特別強調「制於將然」及「防於未然」的引導,而不是「遏於已然」的行為懲罰。因此就深層意義來看,克己的修養應如〔易經〕損卦所說:「君子以懲忿窒欲。」因為「心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惡則不得其正。」按今日心理學之術語來說,「忿」指各種情緒的不當表達,「欲」指本能需求的任意發洩;儒家所稱克己並不是違反自然,要人刻意壓抑欲望與情緒之謂,而是要使其宣洩合乎道德規範(禮),這樣才能達成和諧的人生、和諧的社會(仁)。
  為什麼儒家特別注重省察、克己的修養呢?宋儒朱熹說:「故為仁者,必有以勝私欲而復於禮,則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復全於我矣。」是朱子以「存天理,去人欲」為克己復禮的目的和理由。明代王陽明則秉承孟子性善之說,明白指出「致良知」的重要性。〔傳習錄〕載:「如何用得克己工夫?曰:人若真實切己用工不已,則於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見一日,私欲之細微亦日見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天理、私欲終不自見。」人人雖有至善的本性,但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各種私欲、情緒或態度作用很容易為外界環境刺激所誘發,而形成惡習惡行。所以必須經常自我省察、自我克制,並以禮義等道德規範加以約束,則本然至善的道德良知才不會遭到蒙蔽,也才能進而自然流露為行為的最高準則。這種強調「防於未萌之先,先於方萌之際」的道德教育方法,與啟發道德良知的道德教育原則,實為儒家對道德教育的最大創見與貢獻。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克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似詞 自制、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