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兒童心理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ild Psychology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兒童心理學以研究兒童自出生前至少年期階段的生理和心理的發展與狀況為主,已成為心理學中的一支。
  中西文獻中對兒童的描述頗多,且有少數學者就觀察自己的子女而記錄其生長與表現,但早期甚少系統的研究。二十世紀開始,方有控制或實驗觀察,間或用問題及測量方法,衡量兒童的動作、語言、情緒、人格、學習能力、認知與社會行為等方面的表現。
  知名的早期研究者,如行為主義者華生(J.B. Watson, 1878~1958)在一九二一年即發表一篇論文為[嬰兒行為研究](Studies in Infant Behavior);如葛塞爾(A. Gesell, 1880~1961)曾長期研究自嬰兒至十六歲少年;如皮亞傑(J. Piaget, 1896~1980)研究兒童認知發展,包括兒童對自然界、因果關係、道德等各方面,近年對特殊兒童的研究為數更多。
  以兒童認知發展的研究而言,以其受皮亞傑的影響較廣,多注意皮氏所提出的發展階段說(參看「發展階段」),後來的研究者認為皮氏所倡的階段,需要適當的教學配合,方能由前一個階段進入後一個階段。
  在兒童的知覺方面,范茲(R.L. Fantz)曾經試驗,發現嬰兒初生不久即有知覺,喜見人的面孔,甚於其他的物件;繼有研究者發現兩個月的嬰兒對知覺有記憶現象,但至六月方能完全確定。
  在兒童情緒方面,華生曾證實幼兒有三種基本情緒,即愛、怒和懼。初次發現的複雜情緒以嫉妒出現較早,對這種狀況的解釋,除佛洛依德(S. Freud, 1856~1939)的理論外,常見於兄弟姐妹間,也可能和父母偏愛,或在教養方式中有不當之處所致。
  兒童的社會發展較遲,但和家庭環境有密切關係。研究者相信且在實際中發現,四歲以前的兒童為自我中心,並無與人合作的意向,即使和年齡相近的兒童同時玩耍,亦各不相涉。
  對兒童人格的研究,發現只有兩種類型:一為外向型,一為中間型。外向型者活動量較大,反應迅速。中間型者可能趨向外向或內向,視日後的發展而定。
  對兒童語言的研究,除若干發展紀錄外,多配合學習,或置於發展心理學領域,或置於教育中。
  近年幼兒教育日漸發展,兒童心理的研究對教育方法的改進貢獻良多,但少數特例研究,常為缺乏透徹了解者解釋為普遍現象,以致引起關心兒童教育的父母產生毫無意義的憂慮,此後對兒童心理學的應用問題,尚是有待研究的重要課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兒童心理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