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內在 - 教育百科
ˋ
ˋ
nèi zài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èi zài
解釋:
  1. 人或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特質。
    【例】她雖然相貌平凡,但充實的內在卻深深的吸引了他。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內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關連字詞
相反詞: 外表、外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èi zài
解釋:
隱於事物內部的實質內涵。如:「人不能光憑外表,內在也要充實。」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內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mmanence
作者: 愈懿嫻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內在一辭的原意是在一物之內,與「超越」(transcendence)正好相反。在形上學中,內在與超越分別表達某種形上原理與現行世界的不同關係;內在指該原理雖然抽象普遍,欲內存於具體個別的事物之中,超越則指抽象普遍形上原理完全超越現象世界。後者可以柏拉圖(Plato, 427~347 B.C.)的「理型論」(doctrine of forms)為代表,前者則以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的「形質說」(hylomorphism)為代表。柏拉圖主張有一唯理智能知、感官不能及的理型世界,獨立自存、永恆不變、完美良善,超越乎現象界之外。亞里斯多德則反對此說,認為「理型」(forms)應存在於具體事物之內,形式與質料合一而成實體(substances),並無外於質料而自存的形式(除了神以外),也就沒有超越的理型世界可言。
  在神學中,內在與超越通常用以表達神與世界的關係。泛神論(pantheism)主張神內在於世界,世界即是神的示現(manifestation);有神論(theism)則主張神超越乎現世界,現世界為神所創造,神理應在現世界之外。前者可以斯多噶學派(The Stoics)以及斯賓諾莎(B. Spinoza, 1632~1677)為代表,後者可以傳統基督教信仰為代表。斯多噶學派主張宇宙萬有均由「道」(logos,理性、神)生,道遍在萬物之中。人類理性、自然秩序都是神的完美理性的一部分,神則是內在世界的形成力量(the formative force)。斯賓諾莎以心物一元論的立場,主張神即世界,能產之自然(natura naturans)即所產之自然(natura naturata)。神與世界為同一實體,世界即神的模態表現(modifizations)。傳統有神論者則以神為超越世界的無上存有,神自創造世界之後,即不再干預(神若干預為示警、顯聖,即為奇蹟)。世界的生住異滅、成敗壞空均與神無涉。
  除了上述兩派神學主張外,尚有萬有在神論(Pantheism)提出神,或無上超卓存有(supreme being)既超越又內在於世界。神既為永恆不變者,又遍存於一切剎那生滅之中;既超乎世間,又遍存於一切空間之中。此說可以當代西方歷程神學(process theology)以及中國大乘佛學為代表,有助於化解神學中內在原理與超越原理之間的衝突。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內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內在
相似詞 內涵 相反詞 外表、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