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八佾 - 教育百科
ˋ
bā y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ā yì
解釋:
1.周代天子用的樂舞。佾,指舞列。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八佾」指舞生縱橫各八人,共六十四人組成。《論語.八佾》:「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漢.張衡〈東京賦〉:「冠華秉翟,列舞八佾。」
2.特指祭祀孔子的樂舞。佾生人數的多寡,事關受禮者的身分和地位,故有八佾、六佾、四佾的分別。八佾舞本當用於天子,自漢武帝獨尊儒術,公羊家尊孔子為素王,漢平帝追諡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追諡為文宣王,西夏仁宗更追諡為文宣帝,後人乃以八佾舞配祀孔子,以示尊崇。
3.《論語》篇名。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八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張鍠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八佾」是周代天子朝廷舉行典禮時所用樂舞的行列。依周代禮制:天子禮樂用八佾,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士二佾。至於其人數則有兩種說法:東漢馬融認為每一佾是八人,八佾六十四人,六佾四十八人,四佾三十二人,二佾十六人;晉代杜預則認為八佾六十四人,六佾三十六人,四佾十六人,二佾四人。南朝劉宋傅隆不同意杜預的看法,提出三點反駁:(1)舞須與音樂配合,古代講究「八音」和諧,舞列人數應與此相應而為八人;(2)以杜預說法,士之禮樂僅四人,恐無法成舞;(3)〔左傳〕中曾載鄭伯贈送晉悼公「女樂二八」,晉悼公又以 「一八」賜給絳大夫,可見當時樂隊以八人為一列,舞和樂相匹配,應當亦為八人一列;所以傅隆認為馬融的說法才是正確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八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