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兵 - 教育百科
播放
部 + 5 畫 = 7 bīng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武器。如:「兵器」、「兵械」、「短兵相接」。
  2. 戰士。如:「步兵」、「兵卒」、「兵來將擋」、「單兵攻擊」。
  3. 軍隊。如:「揮兵進攻」、「兵強馬壯」、「鳴金收兵」。
  4. 與軍事或戰爭有關的。如:「兵法」、「兵略」、「兵不厭詐」、「紙上談兵」。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兵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īng
解釋:
  1. 武器。
    【例】兵器、秣馬厲兵、短兵相接
  2. 戰士、軍隊。
    【例】調兵遣將、按兵不動
  3. 戰爭。
    【例】兵連禍結、兵荒馬亂
  4. 有關軍事或戰爭的事。
    【例】紙上談兵、談笑用兵、兵不厭詐
  5. 專指軍隊中的基層成員。
    【例】炮兵、步兵、傳令兵
  6.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īng
解釋:
[名]
1.武器。如:「秣馬厲兵」、「短兵相接」。《說文解字.廾部》:「兵,械也。」《周禮.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與其等,以待軍事。」漢.鄭玄.注:「鄭司農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2.戰士、軍隊。如:「調兵遣將」、「按兵不動」、「精兵政策」。《戰國策.趙策三》:「秦攻趙於長平,大破之,引兵而歸。」《文選.江淹.雜體詩.盧中郎》:「信陵佩魏印,秦兵不敢出。」
3.軍事、戰爭,或有關於軍事、戰爭的事情。如:「紙上談兵」、「談笑用兵」。《左傳.隱公三年》:「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寵而好兵。」三國魏.鍾會〈檄蜀文〉:「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興兵新野。」
4.專指軍隊中最基層的成員。如:「炮兵」、「騎兵」、「步兵」、「號兵」、「傳令兵」。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i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特指戰士、軍隊,或與一切戰事、戰爭有關的事情。
    例如:做兵 tsò-ping(當兵)、憲兵 hiàn-ping、兵法 ping-huat。
同義詞: 兵仔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兵仔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