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典樂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ien Yüeh
作者: 劉鳳學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職官名。一、古代掌樂舞的官員。中國古代最早見於文獻的典樂官,名字叫作夔。夔受帝舜之命擔任典樂,職掌樂律,教導長子。使他們既正直又溫和,寬大而能謹慎,剛強而不苛虐,不殷勤也不傲慢。學習詩歌樂舞,使社會和諧而有秩序。夔的答覆是:「啊!我重重地敲打石磐,又輕輕的敲打石磐,連各種獸類都舞蹈起來了。」二、典樂又稱瞽師,瞽是盲者,中國古代多以盲人為樂官,遂成為樂官的代稱。春秋時代(西元前770∼西元前476)衛靈公(西元前534∼西元前493)及晉平公(西元前557∼西元前532)曾聽琴鼓於師曠(生年不詳)及師涓(生年不詳)兩位盲人樂官。
參照:
《尚書.堯典》、《史記.卷一、卷二十四》。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典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作者: 張鍠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典樂」是上古樂官的通稱;上古樂官不僅負有司樂的職責,亦須教導貴族子弟樂語、樂舞、樂德等。古籍所載最早的樂官是舜時代的夔。商、周時代樂官種類極多,散見於古籍的樂官名稱有大師、少師、大樂正、小樂正、大胥、小胥、籥師、籥師丞、亞飯、三飯、四飯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典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