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兼君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高強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墨子主張「兼以易別」,「別非而兼是」([兼愛下]),以兼為政,集眾人的視聽,將會耳聰目明,手足股肱堅強有力,彼此相互協助,有道德的人亦會勉力教導眾生。墨子在[兼愛]中下皆曾引泰誓:「文王若日若月,乍照光於四方,於西土。」意指文王兼愛天下,其博大宏偉有如日月兼照天下,毫無偏私。又引禹誓中禹所說的:「大家聽我的話!並非我妄自興兵,而是因為苗族蠢動,只好代天行罰,率各邦諸侯來征討苗族。」禹討伐有苗並非為了富貴福祿,而是要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大禹亦因此是一位行兼善兼愛的君主。另外又引湯誓中的記載,湯說:「我敬以黑色的牡牛,祭告於皇天后土,因為當今逢到大旱,我自己不知如何得罪了天地,於今有善不敢隱瞞,有罪亦不敢輕饒,這一切上帝心裡明白。如果萬方有罪,我願意一力承擔,若是我本身有罪,請切莫連累萬方。」([兼愛]下)這是說湯貴為天子,富有天下,尚且不惜以自身為犧牲,請求上帝鬼神的福祐,足證湯亦是一位兼愛的君主。
  墨子更認為[周詩]中亦有同樣的主張,詩中說:「王道蕩蕩,不偏不黨,王道平平,不黨不偏。」王道像箭一般的直,像磨刀石一般的平,君子在前面引導,小民在後面追隨。墨子以文王武王的公正平均,賞賢罰暴,對於親戚兄弟亦毫無偏私,從而強調「兼者聖王之道也,王公大人之所以安也,萬民衣食之所以足也。故君子莫若審兼而務行之。為人君必惠、為人臣必忠、為人父必慈、為人子必孝、為人兄必友、為人弟必悌。故君子莫若欲為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當若兼之不可不行也,此聖王之道,而萬民之大利也。」([兼愛]下)
  墨子認為「兼君」看見人民飢餓,就給他們飲食,寒冷則提供衣服,疾病時能看顧服侍,死亡能妥為埋葬,明君必先為萬民著想,後才想到自己,這樣的是「兼君」,也是明君。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兼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