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剝 - 教育百科
播放
部 + 8 畫 = 10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削奪,強制除去。如:「剝奪」、「剝削」。
  2. 脫去外層或除掉皮殼。如:「剝皮」、「剝橘子」、「剝花生」、「剝光衣服」。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剝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除去物體外表的皮殼。
    【例】剝香蕉、剝橘子、抽絲剝繭 ◎
  2. 強制除去。
    【例】剝削、剝奪
  3. 脫落。
    【例】剝落、剝蝕
  4. 脫去。
    【例】已經剝了兩件衣服,還是覺得熱。
  5. 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表示剝落的意思。
    【例】卦象的由剝而復,代表事情絕處逢生,有所轉機。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脫落。《廣雅.釋詁》:「剝,脫也。」《莊子.人間世》:「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屬,實熟則剝。」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穀水注》:「文字剝缺,不復可識。」
2.脫去。唐.白居易〈新樂府.杜陵叟〉:「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水滸傳》第四三回:「朱貴慌忙攔住,李逵方纔住了手就士兵身上,剝了兩件衣服穿上。」
3.除去物體外表的皮殼。如:「剝橘子」、「剝花生」、「抽絲剝繭」。
4.強制除去。如:「剝削」、「剝奪」。〈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序〉:「狗馬飾雕文,土木被緹繡。皆剝割萌黎,競恣奢欲。」
[名]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剝落之象。
注音:
漢語拼音: bāo
解釋:
(一)之語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a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除去物體的外殼或外皮。
    例如:剝筍仔殼 pak sún-á khak(剝竹筍殼)。
  2. [動] 將附著在某物體上的東西取下、脫下或拿下。
    例如:共目鏡剝落來。Kā ba̍k-kiànn pak--lo̍h-lâi. (把眼鏡拿下來。)
  3. [動] 用暴力的方式搶奪殆盡。
    例如:我的錢予歹人剝去矣。Guá ê tsînn hōo pháinn-lâng pak--khì--ah. (我的錢被歹徒搶個精光。)
音讀: po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