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劍 - 教育百科
ˋ
播放
部 + 13 畫 = 15 jiàn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一種兩邊有刃,中間有脊,下有握柄的兵器。如:「劍術」、「寶劍」、「利劍」。
  2. 量詞。用於計算揮劍次數的單位。如:「他向敵人連刺了四劍。」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劍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àn
解釋:
  1. 兩面有刃,中間有脊,下有握柄的武器。
    【例】寶劍 ◎
  2. 量詞。計算揮劍次數的單位。
    【例】他身上共中了七劍。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àn
解釋:
[名]
1.武器名。兩面有刃,中間有脊,下有握柄。如:「利劍」。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一六:「寶劍雙蛟龍,雪花照芙蓉。」
2.量詞。計算揮劍次數的單位。如:「他身上共中了七劍。」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iàm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武器名,兩面有刃,中間有脊,附有握柄。
  2. [量] 計算揮「劍」次數的單位。
    例如:歹人予好人刣三劍。Pháinn-lâng hōo hó-lâng thâi sann kiàm. (壞人被好人殺了三劍。)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