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化約主義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ductionism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化約主義主要有三種意義:(1)主張任何複雜的現象都可由分析現象之內的基本物理結構來解釋;(2)極力簡化複雜的觀念、事件、狀態等,有低估、曲解且模糊事物真相之處;(3)試圖將某種科學簡化為另一種科學,將某種科學所使用的關鍵詞用另種科學的語言來予以定義,而其結論也可從另種科學的命題中導出。
  西方思想自古希臘哲學家以降,即一直追求科學統一的理想。柏拉圖(Plato, 427~347 B.C.)將畢達哥拉斯學派(Pythagoreans)的萬物本質是「數」的觀點進一步發揮,將宇宙安排在一個井然有序的秩序中,可以透過算術的數序來把握及理解。中世紀的魯爾(R. Lull, 1235~1315)在其〔大藝術〕中企圖建立一門大一統的學術以統一其他各種分殊的學術。近代萊布尼茲(G.W. von Leibniz, 1646~1716)也試圖以數的結合來建立一個統一的科學。這種統一科學的理念在十九、二十世紀人類科技日進千里時,遂逐漸發展為一種科學整合的運動,這種運動取消了柏拉圖思想中原有的形上學假定,轉而著眼在各學科的共同語言、共同的工作假定、共同的方法,甚至在統一的理論之上。二十世紀初期的維也納學圈(Vienna Circle)可為此種看法之代表。維也納學圈在一九二九年時,發表了科學世界觀的共同見解,除了強烈地表現反形上學的傾向外,更致力於科學語言的解析,以建立經驗性檢證的規準,達成科學的統一化。在他們的心中,科學語言(尤其是物理語言)是其他所有次級領域的普遍語言,其他次級領域的不同語言都可以不必改變本身意義而直接翻成物理語言。所有的科學都是一個單一的系統,在心理學、社會學與自然科學之間並無阻隔。
  「化約主義」在當代的各種思想領域中十分流行,例如把心理學化約為生理學,把生物學化約為物理學與化學等。化約主義也常運用在教育研究上,如經驗分析教育科學即為一例;其流行原因為:(1)合乎自然科學的典範,而自然科學的典範主宰了當代的思想;(2)也配合唯物論的趨勢;(3)有部分的正確性;(4)所探求的法則與原理,迎合了人類「執簡御繁」的心理;(5)屬樂觀主義。但是在化約主義強力籠罩下,也產生了一些缺失與危險;其中最重大的是「化約主義」的統一科學理念,有把科學與實際的生活世界割離的危險。依羅仁琛(P. Lorenzen)的看法,科學乃來自於生命問題的需要,因此任何離卻日常語言而想找尋科學之絕對起點,想建構獨立於生命世界之外的科學語言與科學理論,都無異陸上行舟,不僅無俾於生命,更無俾於科學的開展。此點評論在教育研究中亦極為重要,因為教育探究的對象正是生命中行為意義的「生成變化」,所以在進行教育研究時,所謂的統一的科學方法與科學觀念似宜放棄,而應在方法上就研究主體與研究對象之間的關係再作多方面的考慮,如此方有益於教育實踐之改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化約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