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十三行遺址 - 教育百科
ˊ
ˊ
ˊ
ˇ
shí sān háng yí zh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í sān háng yí zhǐ
解釋:
位於新北市淡水河口南岸,觀音山前緣之河口平原上的古蹟遺址。原為臺灣原住民平埔族祖先凱達噶蘭族,在一千五百至二千年前的活動空間。因該處舊有清代十三洋行設立的行口,故稱為「十三行遺址」。民國四十六年,始由臺灣大學林朝棨教授發現。歷經考古學家的挖掘與研究,證明當時已將鐵器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其中,「煉鐵作坊」的出土,為現存臺灣史前先民冶鐵技術的唯一證據。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十三行遺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