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南拳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án quán
解釋:
中國南派拳術的通稱。派別眾多,一般以龍、虎、豹、蛇、鶴等五種拳法為基礎,各派又分若干流派。通常與北腿對稱。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南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uthern Style Boxing, Nanquan
作者: 藍孝勤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南拳為我國拳派名稱。我國拳術類別,一般常以地理位置畫分,有以長江流域為界分南、北二個區域。南拳即屬於南派拳,即指流傳於中國南方各省的拳術之總稱。於現今南拳之概念有二義:一是指流傳於世的南派拳術功法及其套路之通稱;一是指武術競賽項目之一。例如一九九○年及一九九四年亞運武術競賽項目之「南拳套路」,其招式內容擷取傳統南派拳法,並經設計編排而成,凡參賽者需演練「南拳」之規定套路。
  南拳發展以廣東、福建為首,流傳區域也包括廣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蘇、江西、四川、臺灣等區域,臺灣地區早期流傳的南拳大多來自福建。而各地流行的各種南拳往往自成體系,各具特色。著名的南拳種類有廣東洪拳、蔡李彿拳及福建詠春拳、五祖拳、太祖拳、羅漢拳、鶴拳等。
  南拳系統中大致可分兩種類型,一種是拳架開展,一種是拳架內斂。以馬步為例,洪拳的步幅大,其拳系之四平馬,步寬約本人腳長三倍,拳勢動作較開展,亞運武術賽之指定南拳套路概屬此類。而詠春拳為後者,拳勢內斂,其步幅較小,如二字馬之兩腳相距略約肩寬,手法細膩,而拳勢小。
  南拳的一般風格特點,是動作剛勁有力,拳勢緊湊,步法穩健。演練時常鼓勁而肌肉隆起,以發聲吐氣助長發力。其技擊理念不同於北派長拳的放長擊遠,強調近身貼打,穩固腰馬下盤,攻防技術重搭橋手,多短拳,擅摽手,因此手法變化多樣,手型除了拳、掌、勾外,另有指、爪手型,以爪型為例,又有龍爪、虎爪、鷹爪等手型。南拳重視步法的穩固,出現低重心步型,如蝶步、跪步、拐步、騎龍步,因不輕易縱跳起浮,所以腿法甚少,即使踢腿亦高不過肩,且多屬屈伸性腿法。不過,目前亞運武術賽的南拳指定套路,已稍做改變,為了豐富內容,加入騰空腿法及縱跳動作,拳套運動範圍也較一般南拳範圍大。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南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