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博學於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張鍠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博學於文」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顧亭林(炎武)所提倡的一個為學要旨;主張讀書人為學應深入且廣泛地研讀經籍,探討現實生活中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成為一個知識淵博,又有實踐能力的通達士人,而不應該只是空泛地探究所謂「性」、「心」、「理」、「氣」等玄冥哲思。
  顧炎武這個觀點是對宋明理學派的批判與糾正;顧氏鑑於理學末流趨於空疏,廢棄經籍,專憑智巧構築一些虛玄的觀念,不僅不切實際,甚至有離經叛道、違反道德之處,因而追溯儒家源始-孔孟思想,以孔孟的論點來批判理學的流弊。顧氏指出:孔子講學極少論及「性」、「天」、「命」等問題,而強調實際的知識和具體的德行,勉勵學生要「博學於文」、「好古敏求」。孟子雖討論過心性問題,但﹝孟子﹞書中大部分是討論出處、去就、辭受、取與等立身處世的原則,仍然是著重具體的德行。至宋代理學興起,才特別著重心性義理的探討,但宋代周張二程及朱子等,仍重視經籍。明代王陽明之後的理學末流卻藐視五經,崇尚陳白沙(獻章)、王陽明的語錄,不講求為人處事的道義,不研習六藝,不考察歷代制度禮法,不綜會當代的事務,而一意追尋心靈的空寂境界;以明心見性的空言,替代修己治人的實學。這種情形實在已落入禪學的窠臼,違背了孔子論學的真義。因此顧氏極力呼籲學者要重實學;在實際的行為上表現德性,在具體的功業上實踐義理,以誠篤的態度博求知識,從日常生活中的事務,以至於天下國家的大事,都是學習的範圍。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博學於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