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古箏 - 教育百科
ˇ
gǔ zhē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ǔ zhēng
解釋:
  1. 樂器名。中國的彈撥樂器。外形為木制長方形音箱,板面成弧狀,弦數不定,自古以來有十二、十三、十五、十六、十八弦不等,近年來改革增為二十一弦或二十五弦。
    【例】古箏可以獨奏、齊奏或伴奏。 ◎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古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ǔ zhēng
解釋:
樂器名,彈撥樂器。外形為木制長方形音箱,板面成弧狀,上面張弦,弦下有雁柱,唐、宋時弦數為十三弦,現已增至二十五根弦,最常見為二十一弦箏,傳統上按五聲音階排列。古箏在民間極為興盛,音域寬廣,音色清亮,表現力豐富。因流派眾多,而有尼龍鋼弦、鋼弦、絲弦之分,各有不同的特色演奏技法與音樂特質。也稱為「漢箏」、「秦箏」、「瑤箏」。簡稱為「箏」。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古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Ku Chêng
作者: 郭玉茹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器名。中國古老的撥弦樂器。春秋戰國時期,古箏已流行於今陝西省,史稱秦箏,是因其彈奏之音響效果而命名。古箏的面板由梧桐木製成弧形,音箱成長方形,底板平直,開設兩個音孔,漢、晉以前為十二弦;唐、宋以後增為十三弦,明、清以來有十五弦、十六弦、二十弦等形制,近年來逐漸增至十八弦、廿一弦、廿五弦,傳統箏弦為絲弦,現代箏弦改為鋼絲弦及尼龍纏弦,並有機械變音裝置,便於快速轉調。古箏按五聲音階sol、la、do、re、mi定弦,如欲彈奏七聲音階的fa、si兩音,須由左手按箏柱的左側弦段而得之。彈奏方法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四指撥弦發聲,控制節奏和音的強弱變化,左手用食指、中指或中指、無名指兩指捺弦,控制音高和音色的變化,常用於獨奏、重奏、歌唱伴奏及器樂合奏。在敦煌壁畫中,從北周至元代均見古箏的圖形,演奏形式為踞坐,置於腿上平放或斜放均有,近代演奏古箏置放桌上或箏架上。
參照:
《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敦煌學大辭典》。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古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