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否 - 教育百科
ˇ
播放
ˇ
部 + 4 畫 = 7 [一]pǐ[二]fǒu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不、不然。如:「是否」、「可否」、「能否」、「否則」。
  2. 反對、不同意。如:「否決」、「否認」、「否定」。
  3. 從反面設問,表示疑問的語氣。相當於「嗎」、「麼」等字。如:「想念否?」、「花開否?」、「你可知否?」
注音:
解釋:

壞、惡。如:「否極泰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否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ǒu
解釋:
  1. 表示否定、不同意。相當於口語中的「不」字。
    【例】否認、否決、否定
  2. 助詞。表示詢問的語氣。
    【例】可否、是否、知否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六十四卦之一。坤(☷)下乾(☰)上。象徵天地不交,萬物不通之義。
  2. 壞、惡。
    【例】否極泰來
  3. 貶斥。
    【例】臧否人物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ǒu
解釋:
[副]
不同意。相當於口語中的「不」字。如:「否認」、「否決」。《戰國策.魏策四》:「否,非若是也。」
[助]
1.不然。如:「否則」。
2.用在問句句尾,表示詢問。如:「知道否?」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乾(☰)上。象天地不交,萬物不通之義。
2.壞、惡。如:「否極泰來」。《詩經.大雅.抑》:「於呼小子,未知臧否。」《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形]
不好、惡劣的。如:「否德」。漢.桓寬《鹽鐵論.復古》:「窮夫否婦,不知國家之慮。」
[動]
貶斥。如:「臧否人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ón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phí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