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唐三彩 - 教育百科
ˊ
ˇ
táng sān cǎ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ng sān cǎi
解釋:
一種唐代彩色的釉陶。多為貴族陪葬的明器。造形繁多,三彩俑可為代表。以白、綠、黃三種顏色為主,另加上褐、藍、黑及少量茄紫色。胎體先素燒,再多次上釉,於窯中低溫烘烤,釉藥流動互滲,產生豐富多彩的色澤變化。顏色豔麗,簡潔高雅,富含西域色彩,和貴族的豪華作風相符。盛行於初唐至開元天寶年間,安史之亂後漸衰。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唐三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