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囊中取物 - 教育百科
ˊ
ˇ
ˋ
náng zhōng qǔ w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áng zhōng qǔ wù
解釋:
從袋中拿取物品。比喻得到某種東西,非常容易。《三國演義》第八八回:「吾擒此人,如囊中取物耳。直須降伏其心,自然平矣。」也作「探囊」、「探囊取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囊中取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漢語拼音: náng zhōng qǔ wù
釋義:
猶「探囊取物」。見「探囊取物」條。01.《三國演義》第八八回:「吾擒此人,如囊中取物耳。直須降伏其心,自然平矣。」
典源:
此處所列為「探囊取物」之典源,提供參考。 《新五代史.卷六二.十國世家.南唐世家》五年,命兩省侍郎、給事中、中書舍人、集賢勤政殿學士,分夕於光政殿宿直,煜引與談論。煜嘗以熙載盡忠,能直言,欲用為相,而熙載後房妓妾數十人,多出外舍私侍賓客,煜以此難之,左授熙載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載盡斥諸妓,單車上道,煜喜留之,復其位。已而諸妓稍稍復還,煜曰:「吾無如之何矣!」是歲,熙載卒,煜嘆曰:「吾終不得熙載為相也。」欲以平章事贈之,問前世有此比否?群臣對曰:「昔劉穆之贈開府儀同三司。」遂贈熙載平章事。熙載,北海將家子也,初與李穀相善。明宗時,熙載1>南奔吳2>,穀3>送至正陽,酒酣臨訣,熙載謂穀曰:「江左用吾為相,當長驅以定中原。」穀曰:「中國用吾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爾。」及周師之征淮也,命穀為將,以取淮南,而熙載不能有所為也。 〔注解〕 (1) 熙載:韓熙載(西元902∼970),字叔言,五代時濰州北海人。工文章書畫。初與李穀相善,後因父韓光嗣因事坐誅,出奔到江南,後為南唐所用。 (2) 吳:西元902∼937,五代時十國之一。楊行密所建。故址據有淮南、江西等地。後為南唐徐知誥所篡。 (3) 穀:李穀(西元903∼960),字惟珍,五代宋初潁州汝陰人。初與韓熙載相善。後周世宗用其策平定淮南。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探囊取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新五代史.卷六二.十國世家.南唐世家》載,五代後唐明宗時,韓熙載的父親韓光嗣因事受到連累而被處死,於是他離開後唐往南逃向吳國,好朋友李穀一路送他到正陽。在訣別的酒宴上,喝得正盡興時,他對李穀說:「如果吳國任用我為宰相,我一定能夠順利地完成統一中原的理想。」李穀也說:「假使中國肯用我為宰相,攻下江南就像伸手到袋子裡拿取東西一樣容易。」幾十年後,李穀的計策被後周世宗採用,並且任命他為將領,平定了淮南。而韓熙載到了南唐,雖然受到歷任皇帝重用,但他行為放蕩不檢點,常常帶領妓妾數十人一起飲酒作樂,因此李後主一直沒有用他當宰相,到死都沒什麼作為。後來「探囊取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原文「如探囊中物」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情極容易辦到。
書證:
01.《三國演義》第八八回:「吾擒此人,如囊中取物耳。直須降伏其心,自然平矣。」<br>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囊中取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