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因材施教 - 教育百科
ˊ
ˋ
yīn cái shī jiào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īn cái shī jiào
解釋:
  1. 依據受教者不同的資質,而給予不同的教導內容及方式。
    【例】因材施教是一項合理而有效的教學原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因材施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īn cái shī jiào
解釋:
依據受教者不同的資材,而給予不同的教導。如:「因材施教的原則,可以讓資質不同的學生適性發展。」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因材施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漢語拼音: yīn cái shī jiào
釋義:
依據受教者不同的資材,而給予不同的教導。#語本《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九》。
典源:
#《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九》孔子1>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語入者,有以德行入者。 〔注解〕 (1)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為政》
典故說明:
孔子晚年回到了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並從事教育工作,不但開平民教育之先河,也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他有許多創新的教育觀,其中「因材施教」的主張對後世影響至鉅。例如《論語.為政》中記載了子游、子夏曾分別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給了兩人不同的答案。子游雖能奉養父母,但少了敬,所以孔子回答時,強調了「敬」的重要。子夏在侍親態度欠佳,所以孔子強調愉悅容色的重要。也就是說兩人雖然問了一樣的問題,但孔子針對個別欠缺的部分作回應,所以會有不同的答案。另外,在〈雍也〉篇中孔子直接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也說明了應依循個別的不同資質予以施教,才能有成效。孔門弟子三千,分列於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四科,程頤認為便是依其資質與能力而分,所以說:「孔子教人,各因其材。」程頤的這段話見載於《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九》,後來「因材施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說明教育者必須依據受教者不同的資材,而給予不同的教導。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依據受教者不同的資材,而給予不同的教導。
使用類別
用在「因人而育」的表述上。
例句
  1. 老師應該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予以因材施教。
  2. 孔子是歷史上最早實行因材施教理念的教育家。
  3. 老師們應該因材施教,否則可能會扼殺許多學生的個別發展。
  4. 李老師實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不用同一種模式來塑造學生。
  5. 每個小孩都有不同的特質,如何因材施教是所有父母們的共同問題。
  6. 同一家庭的孩子,智力、興趣、性格等也各不相同,父母應該要因材施教。
  7. 小班教學的優點,是讓老師更可依據學生的資質能力來因材施教,給學生更多的成長空間。
書證:
01.清.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論語解義.卷五》:「此一章書是言因材施教之意也。孔子曰凡人資質有高下,學問有淺深。教人者,當觀其力量如何,不可以概施也。」
02.清.鄭觀應《盛世危言.卷八.女教》:「將中國諸經、列傳、訓誡女子之書,別類分門,因材施教。」
03.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卷六一.郡守田南山先生嵓》:「田嵓……講學於資壽寺,正以率物,因材施教。凡及門者,皆有造泉,士多爭師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因材施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因材施教」是當年孔子教學時所運用的一種方式;〔論語〕中關於孔子如何「因材施教」有頗為生動而翔實的記載。據載,孔子教學時,對學生的個性和優缺點有甚為深刻的了解,如他指出子路長於治兵,冉求可擔任邑宰,公西華則長於外交。又〔論語.先進篇〕記載:「子曰:『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是說高柴(子羔)為人厚道,但心地不很靈活,是個愚拙的樣子;曾參為人篤實,但天資不很聰敏,是個魯鈍的樣子;顓孫師儀容俊美,但性情略近虛浮;子路行事果斷,但舉止略帶粗俗。孔子考察學生的方法是「聽其言而觀其行」,要求言行一致,不僅注意他們的言論,更重視他們的行為。
  孔子重視學生個別差異,針對學生的個性、材質,採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務使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的發展,故孔子的學生向孔子提出相同的問題,孔子的回答不同,如學生個別問「仁」時,孔子所答未有完全相同的,甚至樊遲三次問「仁」,孔子所答亦先後不一。
  孔子的思想強調仁義合一,所以誘導學生依仁循義,其因材施教的方法,符合仁義合一的原則;施教是仁,因材是義,故必因材以施教,才能培養學生成為仁義兼備的人才。
  施行因材施教,教師必須認清受教者的材質,又須為不同的材質設計不同的教材,因此教師必須有誨人不倦的精神,方能勝任愉快。材質可大別為性情方面的材質與理智方面的材質,因此因材施教亦因而可分性情方面的因材施教與理智方面的因材施教。據〔論語.先進篇〕記載:「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子路)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冉有)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公西華)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與冉有所問是同一問題,孔子答覆子路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阻止子路不要即聞即行,而答覆冉有是「聞斯行之」,則鼓勵冉有即聞即行,兩相矛盾,因而引起公西華的質疑。孔子的解釋乃是冉求個性比較退縮,故鼓勵他即聞即行,而子路個性比較急躁,故阻止他即聞即行,要他三思而行。這是性情方面的因材施教。又據〔論語.雍也篇〕載:「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 ,中人以下 ,不可以語上也。』」孔子將天賦智慧分成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三級。中人以上,智慧較高,領悟力較強,足以理解高深道理,可授以高深的教材;中人以下,只可教他淺近的道理,使他易於理解。施教者應就受教者智慧之高下,而施以適宜的教育,才能提高教育效果,這是理智方面的因材施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因材施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